(通讯员 龙奕澄)
qy球友会“文化传承”团赴衡南县,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,调查研究该县特色文化、基层治理等情况,开展座谈会、文化传承志愿服务、非物质文化实践等活动。

(活动现场)
衡南,是基层治理新模式——屋场恳谈会的首创首倡之地,是一方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,依湘江而拥衡岳,纳楚风而融湘韵,其诗词文化、红色文化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屋场文化特色鲜明。活动中,“文化传承”团重点考察了衡南非遗馆、洛夫文学艺术馆、衡州花鼓戏传承基地、文化馆、漂木文艺吧、怡海村、大三湘油茶文化馆等。

(活动现场)
“为何雁回衡阳,因为风的缘故……”在洛夫文学馆9个展厅内,在漂木文艺吧的诗歌朗诵中,让传承团成员零距离感受了洛夫诗歌文化的魅力;在衡州花鼓戏传承基地、非遗馆,传承团成员与传承人共唱花鼓,体验“漆扇”制作工艺流程,沉浸式体验衡南非遗魅力;在国家一级馆、优秀馆衡南县文化馆,传承团成员与专业人员一起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书法志愿服务、一起探讨青年人如何爱上乡土文化;在全国文明村茶市镇怡海村,在大三湘油茶文化馆,在农事体验、调研交流中,让传承团成员感受了乡村振兴、乡村产业发展的“加速度”,也体会了屋场恳谈会、屋场文化的创新典型。

(活动现场)
实践活动中,传承团也向该县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了“以创新为笔、以产业为桥、以传承为根、以融合为魂”等诸多建议,为衡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路径。同时,传承团成员也纷纷表示,青年人要担负起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责任使命,发挥所学专业优势,持续深耕文化传承之路,书写当代青年守护传承文化瑰宝的新篇章。

(实践团合影)